帝國邊界Ⅱ— 西方公司

2010
35mm轉藍光光碟.黑白.有聲.三頻道錄像
(70分12秒單頻道 & 5分45秒雙頻道) + 相關文件

作品背景脈絡與簡介

近年來台灣大量出現以「歷史回溯」之名,將1950至1979年美國宰制/改造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結構的時期,描述為這是台灣之所以能邁入「現代化」和「經濟高度成長」的核心原因,這些由美國在台協會、台灣政府和大學研究中心主導的宣傳活動,藉由精心選擇過的「實證式」史料、數據、文物,以及美國在台灣代理階級的口述歷史和溫馨、感人的小故事,通過電視、報紙、書籍、紀錄片、展覽等宣傳媒介,將美國宰制/改造台灣的時期,塑造為是一個充滿「美好回憶」的時代。
如同每次帝國/國家機器對歷史記憶進行「再–編碼」的治理工程時,都不僅只是藉由掌控歷史解釋權,以建構其統治權力的合法性,同時亦是一次對當代個體生命的欲望構造、思維模式與生命價值觀進行新的「再–改造」工程。
從「人民記憶」觀點所書寫的台灣史(1),1950至1979年的台灣,絕非是一個充滿「美好回憶」的時代──1950年韓戰爆發後,原本在國共內戰後期已放棄支持國民黨的美國政府,除立即派遣第七艦隊封鎖台灣海峽,以繼續維持其在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同時為防止中國共產黨抽調解放軍部隊支援韓國戰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另以民間企業「西方公司」(2)的名義與從中國大陸敗退至台灣的國民黨重新合作,共同成立專門突擊、騷擾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反共救國軍(3)
隨後,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下(1954—1979),美國政府不僅藉由支持國民黨的獨裁/反共的戒嚴體制(1949—1987),對左翼人士和異議者進行全面的殘酷鎮壓(4),並結合之前由其主導的「舊金山合約」(1951),把台灣的主權懸置為「主權未定」的例外狀態,以及通過「美援」的軍事/經濟援助政策(1951—1965),把台灣整編為美國的軍事後勤基地和資本主義國際分工體系下,高污染業與廉價密集勞力業的加工出口區,同時藉由國民黨的反共教育和美國在資本主義陣營中推動「文化冷戰」的宣傳洗腦,成功地把台灣塑造為親美/反共的基地與徹底信仰資本主義的社會。
1978年中國大陸開始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後,美國隨即於1979年1月1日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的主權,並與中華民國(台灣)斷交,同時另以其國內法所制定的「台灣關係法」,將已被改造為親美/反共基地的台灣,規範於類似美國的一州或屬地的新例外狀態。1984年,台灣政府在美國強大的貿易報復壓力下,開始加速實施「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新自由主義政策。1987年隨著冷戰局勢的改變和美國持續壓迫台灣成為徹底對美開放的「自由市場」,以及台灣民眾為爭取民主而不斷抗爭等多重壓力下,國民黨被迫解除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
1995年由美國主導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而已被美國長期規訓、治理與附庸化的台灣,於2002年加入WTO,繼續作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結構中的從屬區域,以及在帝國/國家機器長期對歷史記憶不斷進行「再–編碼」的治理工程下,成為一個已被「刪除」在地異議歷史、社會脈絡與喪失「人民想像」的空洞化社會。
《帝國邊界Ⅱ─ 西方公司》的構想源起自陳界仁父親的經歷,他的父親曾是反共救國軍的一員,2006年初他父親過世後,留下了一本半虛構的自傳、一份反共救國軍突擊中國大陸時,突擊艦在海上被解放軍擊沉的陣亡名單,還有一件老舊軍服和一本空的相簿,相簿上曾經貼有反共救國軍接受「西方公司」訓練時的照片,這些照片後來被陳界仁的父親燒掉。
影片中,陳界仁以詩性辯證的形式,將「西方公司」這個具帝國寓意的「大樓」(5),凝塑為台灣戰後六十年歷史縮影的迷宮般空間,以及一個失去「人民記憶」的荒蕪場所。
影片以父親忌日時,兒子藉由重新審視父親的遺物──無法見證歷史現場的空白相簿、真實卻又無從考據的陣亡名單、在自我審查下所寫的半虛構自傳,以及父親肉體消亡後所遺留的老舊軍服──於焚燒冥紙、煙霧繚繞的家中,兒子穿上父親的軍服,在恍若與父親合為一體的想像中,開始一場重回「西方公司」的旅程。
在「西方公司」內,兒子/父親遊走於杳無人跡、四處散落著「美軍顧問團」(6)標誌的不同空間裡,與回來尋找自身檔案卻遍尋不著的反共救國軍、始終未能離開這棟大樓亦無檔案紀錄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以及被廢棄機器圍困的當代失業勞工與派遣工們(7),在大樓的不同樓層裡陸續地相遇。這些被帝國/國家機器的宰制史觀所排除的人群與幽靈,相互攙扶地來到「西方公司」內,過去「美軍顧問團」的聚會大廳,並陸續聚集在大廳的講台上──如同一場將與帝國/國家機器的宰制史觀進行「對質」的「人民記憶」與「人民想像」的聚集行動⋯⋯。(8)
至目前為止,歷史上真實的「西方公司」總部,尚未有任何影像資料出現。影片中虛構的「西方公司」,是拍攝於1950年代「美援」時期建造的舊化學工廠大樓,大樓內代表不同歷史時期的場景,為陳界仁與參與拍攝的演出者、工作人員利用現場剩餘物所搭建而成。

台灣中央社說明:新生列隊歡迎中外記者。攝影:中央社記者沈鑫南,1954年4月25日。圖片來源:中央社。

註:圖說所指之「新生」為被關押於台灣綠島新生營管訓處的政治犯。依中央社同天拍攝該行程的其他照片說明,照片中之西方軍官為美軍顧問團陸軍總部政治部顧問卡蒙脫中校。

反共救國軍低階軍官合影,其中包括陳界仁的父親,約攝於1950年代初。

陣亡軍人之一的陳嘉禾,於出任務前託付給陳界仁父親的個人物品,其中包括他剛出生不久的小孩照片。

註解

  1. 關於從「人民記憶」觀點所寫的台灣史,可參閱由勞工運動者集體撰寫的《勞工看的台灣史》,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出版。
  2. 「西方公司」(Western Enterprises Inc.)隸屬於美國中央情報局主管全球地下活動的政策協調處(Office of Policy Coordination),於1951年2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正式註冊成立,總部設於台北市中山北路圓山(現台北市立美術館)附近,活動基地則在金門、馬祖等外島。1955年「西方公司」結束其階段性任務後,中央情報局另以其它機構名稱繼續執行在台任務。
  3. 此處主要指由「西方公司」與國民黨於1951年共同合作組織的「反共救國軍」,其任務主要為韓戰時期對中國大陸進行軍事突擊與干擾任務,但美國官方與國民黨政府從未公開承認其曾存在過的「合法性」。「反共救國軍」的中低階成員,主要招募自貧窮的中國農民與漁民青年,他們在部隊期間甚至領不到薪餉,直至2011年,台灣國防部仍以查無「反共救國軍」完整檔案為由,不願補發積欠近六十年的薪餉。2013年,原反共救國軍中低階成員,大多老病或凋零後,維基百科始出現「反共救國軍」條目,該條目明顯以官方治理檔案為編撰基礎,欠缺描述「西方公司」所扮演之主導位置,以及「反共救國軍」中低階士官兵之觀點。參閱: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反共救國軍 [瀏覽日期2024年5月10日]。
  4. 由於台灣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檔案資料,尚未被全面公開,僅以現有官方公佈的資料估計,被殺害的政治受難者約有八千人,受軍事審判而被牽連、關押的政治犯約有十四萬至二十萬人。
  5. 至影片拍攝完成時,「西方公司」總部的影像仍未公開過,影片以虛構的「大樓」形象指涉「西方公司」,用意並非指「西方公司」真的有一棟實體大樓式的總部,而是借「大樓」形象指涉美國對台灣的管控,幾乎含納所有領域。
  6. 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最主要的任務是在台灣建立控制台灣政治、軍事與財政的監督機制,以及實施符合美國利益的軍事部署。
  7. 影片中的演出者,為台灣實施新自由主義政策後的失業勞工、派遣工,以及不向台灣政府登記立案的「自主工聯」。
  8. 這件三頻道錄影裝置作品,在主銀幕背後另有兩個同步放映的短片,右邊的影片為反共救國軍中不知其姓名的部份中低階軍人,左邊的影片為部分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肖像。

相關作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