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廠

2003
超16mm轉DVD.彩色.無聲.31分09秒.單頻道錄像 + 相關文件

作品背景脈絡與簡介

1980年代末台灣加工產業開始外移後,失業勞工抗議資方惡性關廠的行動於1996年達到高峰。然而,隨著官方的刻意忽視以及主流媒體不再報導,這些勞工的長期抗爭事件,彷彿已成為被台灣社會遺忘的「過去式」,而非當代社會具體存在的結構性問題與緊急狀態。2002年陳界仁認識已持續抗爭六年的聯福製衣廠女工,經過近一年的相處,於2003年拍攝影片《加工廠》。
台灣加工產業的形成,源於1950年冷戰/反共/戒嚴體制在台灣確立後,美國藉由其獨立於國民黨政府行政體系外的「美援總署駐台分署」,主導國民黨政府對台灣農村進行十五年農業改革的榨取政策,隨著改革政策的執行,台灣農村被擠壓出大量年輕的剩餘勞動力。1965年,台灣經濟部在美國的規劃與終止「美援」的壓力下,公佈實施「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二年,這些農村年輕剩餘勞動人口,開始湧入台灣各地的加工出口區,台灣也正式成為跨國資本國際分工體系下,依賴出口導向的密集勞力業與高污染業的加工區。1990年代,隨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發展,台灣的密集勞力業大量外移至勞動力更便宜的區域,同時在資方大量裁員和惡性關廠下,無數勞工進入長期失業的困境。
在《加工廠》影片中,陳界仁邀請1996年因資方在未付退休金、資遣費和工資下惡性關廠,而失業的聯福製衣廠女工,重回已荒廢七年,但仍屬於資方資產的工廠內「工作」;影片除了專注聚焦女工們重回現地「工作」時的神情與細節,並藉由與官方早期宣傳加工產業繁榮景況的黑白紀錄片的相互對照,呈現產業外移後,失業勞工的「現實」景況。
影片同時通過細緻審視這棟等待拍賣的成衣工廠內,所保留著七年前的殘餘物,如停留在七年前的日曆、報紙、打卡鐘、工作桌椅、生產機具、電風扇等,以及七年下來所累積的灰塵,停滯的污濁空氣,和當年勞工抗爭時,遺留下的擴音器、喇叭、抗議布條等包含「停滯」與「流動」的「雙重時間」的廢棄物,間接地折射出世界各地無數勞工相似的生命經驗,一個關於「移動」與「無法移動」的冷酷故事──資方為了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不斷將工廠移往它處,而失業勞工則在被產業遺棄後,只能於原地徘徊,無法移動的處境。
由於女工們希望以「沉默」的方式表達她們「失聲」的現實處境,因此影片以無聲的方式拍攝。同時陳界仁與女工們以「臨時佔據」仍屬於資方工廠的拍攝行動,將屬於資方的資產與即將被拍賣的廠房空間,轉換成一個無法被「抹除和遺忘」的再辯證場域(1)

註解

  1. 由於台灣政府對因資方惡性關廠而失業的勞工,欠缺基本的法律保障,聯福製衣廠於2008年被法院拍賣點交,持續抗爭十二年的女工們,於同年11月11日遭警方強制驅離。最終女工們還是未能拿到其應得的退休金、資遣費與工資,而工廠廠房也被新的業主迅速拆除改建。

相關作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