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

1983或1984
Video.黑白.無聲.3分30秒.多頻道錄像

《閃光》為陳界仁創作歷程中最早的錄影作品,原為1984年10月在美國文化中心的個展中,預計展出的大型裝置計畫的一部分,但在展覽開幕前的一或兩個月,向來標榜自由、民主、開放精神的美國文化中心,突然要求審查展出作品,最後否決了整個裝置計畫。此一事件,同時成為陳界仁開始反思美國於台灣戒嚴時期,進行「文化冷戰」洗腦工程的關鍵點。(1)

訪談節錄

《閃光》約作於1983年底或1984年初(2),當時拍攝的起因,源於我從兩個經驗中產生的感受與聯想:一個是1983年作《機能喪失第三號》游擊式行為藝術時,我和其他參與者一起戴著頭套蒙著眼睛進行演出,但在事後觀看紀錄影片時,卻只能在影片中看到行動的外部行為與現場群眾的騷動情況,而不可能看見我在行為過程中逐漸變化的內在感受的失落感(3)。另一個更具關聯性的經驗是:1982年台灣發生第一起銀行搶案,當年由國民黨政府掌控的三家電視台,為了期望有人能提供破案線索,每天不斷重複播放戴著帽子、假髮、口罩的李師科,持槍跨越銀行櫃檯時,被銀行監視器錄下的模糊影像,這段錄像除了讓我反覆思考李師科如何藉由遮蔽自身臉孔,翻越象徵「法律」界線的「逾越」行動,拿回被剝奪者的自我命名權(4),同時,他於之前殺警後奪來的警槍,也讓我聯想到電影發展史中曾短暫出現過的「攝影槍」(5)
這些似乎有著某種關聯性的問題──在紀錄影片中無法被看見的內在感受、李師科遮蔽自身面容的「逾越」行動、銀行監視器與國家、金融資本、軍工複合體的關係(6)、「槍」的多重意涵與指涉,以及因電視不斷重播該模糊錄像,使得不斷閃爍的電視掃描線彷彿溢出原有的呈像功能與電子技術的範疇,而成為某種莫名意象──讓我想以模擬監視器影像的形式拍攝《閃光》這件錄像。
幾年後,我對當時為何創作的欲望,越來越感到茫然,於是在銷毀大部分早年作品時,原錄影帶也不知被我棄置何處;目前重現的殘存片段,為我弟弟於2002年左右,將我曾側錄官方紀錄片的大量錄影帶,拿至後期公司轉成DV帶時,所發現的片段影像,直到最近(2015),我弟弟才提起他印象中曾錄下此片段。這個片段可能是當時我用兩台錄放影機對錄時,未被洗掉的部分,原版本應比目前的長度略長。作品名稱則為重新發現後所取。
在遺忘多年,重見這段錄像時,似乎有種我難以說清的異樣感存在其中,對我而言,這異樣感不只來自錄像中被「光」擊倒的虛構犯人影像(一種可能讓當前觀者聯想到各種虐囚與殺囚影像,以及已無所不在的各種監視機具),更可能是電磁輻射中的可見光被記錄到磁帶後,再經過翻拍電視播放電子訊號影像時,所形成不斷跳動的電子噪訊。那些電子噪訊,既像是延遲到來的星叢之光,也像是以顯微鏡放大電子訊號影像後,使得電子噪訊像是原就存在於電子訊號內的病毒,這如同遙遠之光與病毒合體的噪訊,也彷彿折射出我當時無法說出的某些內在感受。

註解

  1. 關於該事件,請參閱陳界仁所寫〈關於「美國文化中心」封殺「告白二十五」個展事件 — 補述〉
  2. 因事隔多年,陳界仁已記不起確實的拍攝時間,只記得當時為冬天,可能拍攝於1983年底或1984年初,在他的印象中,當時拍了二或三個不同版本,目前找到的片段,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
  3. 參閱《機能喪失第三號》訪談節錄
  4. 參閱:陳界仁,《變文書Ⅰ— 我的文化生產參照系譜》,「李師科(被剝奪者的自我命名行動)」之章節。
  5. 由法國科學家艾提安朱列.馬亥(Etienne-Jules Marey)於1882年發明。
  6. 最早的監視器(閉路電視),為1942年德國納粹為紀錄V-2火箭的發射過程,而開始使用。二戰一結束,美國隨即違反與蘇聯訂定的〈雅爾達密約〉,秘密派遣突擊隊,搶先將V-2火箭的相關設備、半成品、成品、科學家等運至美國,並因此成為美國日後發展導彈與太空科技的基礎。相關資料可參閱維基百科V-2火箭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V-2火箭 [瀏覽日期2024年5月10日]。

相關作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