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法局
2007—2008
35mm轉DVD.彩色.有聲.62分48秒.單頻道錄像 + 相關文件
作品背景脈絡與簡介
《軍法局》(1)以陳界仁小時候住家對面的軍法局即將改建為人權博物館的事件為拍攝背景。在台灣的戒嚴時期(1949—1987),軍法局是國民黨施展國家暴力和審判、關押政治犯的法庭與監獄,1987年解除戒嚴後,這裡才不再關押政治犯。2002年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決議將軍法局登錄為歷史建築及成立人權紀念園區的專案計畫,並於2007年12月10日以「台灣人權景美園區」之名正式開幕(2)。
但由於白色恐怖時期的某些核心檔案可能已被湮滅,或被繼續深鎖在國家檔案局,而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時期,也都未真正公開、透明地清理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使得人權園區自開幕以來,即不斷引發關於「轉型正義」與人權議題的各種爭議與衝突事件(3)。
關於「轉型正義」──陳界仁認為不但應全面公開白色恐怖時期的檔案,更應對國家機器從過去至今的規訓與治理策略進行歷史性的反思。在過去的冷戰/反共/戒嚴體制下,國家不但對政治異議者進行殘酷鎮壓與長期監禁,同時更藉由各種規訓與治理政策,對監獄外的人民施行「腦部思維能力的阻斷手術」,使得人民在失去與異議者進行對話的環境中,逐漸喪失想像另一種生命價值觀與社會型態的動力,並隨著資本主義不同階段的發展和各種新治理技術的運用,而被改造為──冷戰/反共/戒嚴體制下的「共謀者」、加工廠中低薪而溫馴的工人、追求消費慾望的消費者,以及解嚴後成為新自由主義的擁護者和將這種「馴化意識」繼續繁延下去的「繁殖者」。
對軍法局這個過去的國家暴力空間,以及可能被國家規範成「共識」史觀的人權博物館,陳界仁藉《軍法局》這部影片,從台灣當代社會的現狀,進行另一種辯證式的提問──國家機器是否還在繼續建造新的「無牆監獄」?在國家與資本結合的新自由主義下,台灣社會是否還在施行新的「腦部思維能力的阻斷手術」?
《軍法局》以虛構敘事和混合電影、劇場與行為藝術等不同的演出形式,藉由一位被遺忘在軍法局內的政治犯,於即將被改建為人權博物館的監獄與法庭空間內,看見同樣被關在這個空間裡的當代失業勞工、移工、外籍配偶、遊民等人⋯⋯。之後,他們在這個交疊著法庭、監獄、博物館與工廠意象的封閉場景中(4),奮力推移一座既像監控高塔又像臨時工寮的鐵皮建築,在身體與鐵皮相互撞擊下,不斷發出撼人的聲響,直到猛烈的噪音轉為沉寂,寓言式的演出倏然終止後──演出者在影片中回復其作為失業勞工、移工、外籍配偶、遊民、社會運動者的真實身分,並在報紙碎片上各種商業訊息欄目外的空白處,寫下他們的名字與被當代管理機制排除的處境,影片最後由飾演無名政治犯的年輕社會運動者,將一張張官方法律表格翻至空白的背面,並留下一支支留待他人繼續書寫的筆⋯⋯,通過這個未完成與猶待繼續書寫的結尾影像,《軍法局》提出在看似已被國家與資本共同主宰的當代「無牆監獄」中,每個個體藉由語言或非語言進行的異議書寫,亦同時是一次次製造裂隙的行動。
註解
- 《軍法局》為西班牙蘇菲雅皇后國家美術館於2007年委託創作之作品,該年西班牙國會通過「歷史記憶法」,對1936至1975年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歷史開始進行清理,並設立機制賠償白色恐怖下的受害者。與台灣相似的是──這個關於「轉型正義」的法案,亦引起西班牙國內保守政治勢力的反彈。
- 軍法局前身為軍法學校(1957—1967),1968年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與看守所入駐後,始成為審判和關押政治犯與軍人的法庭與監獄。曾被關在這裡的政治犯大都稱軍法局為「景美看守所」或「新店看守所」,當地居民則稱這裡為軍法處或軍法局,關於該地詳細的歷史沿革請參閱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瀏覽日期2024年5月10日]。
- 園區開幕當天,樂生保留自救會等團體,即於開幕儀式中,抗議台灣政府強拆漢生病患居住的樂生療養院;2009年國民黨擬將「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改名為「景美文化園區」,此舉立即引發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強烈抗議,之後,園區才再度更名為「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 影片並非在真實的軍法局內拍攝,片中的所有場景,是在一座即將被拆除的工廠裡所搭建而成。陳界仁認為在規訓與治理形式越來越不可見的當代社會中,以搭建虛構場景的方法,才可能將過去的國家暴力空間、現在的人權博物館與當代的「無牆監獄」之間相互交疊的連續性關係,顯影為可被重新看見與認識的事務,並以此作為對當代治理模式提出異議的方法之一。這也是陳界仁第一次以搭建虛構場景的方式拍攝影片。